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正文

童调生做客木鱼湖论坛 解读国学中的科学文化
作者:唐春丽   发布时间:2016-12-11    摄影:       编辑:新闻中心

IMG_0542_副本.jpg

 

IMG_0510_副本.jpg

 

IMG_0501_副本.jpg

 

12月9日下午,best365官网在一报告厅举行第三期木鱼湖论坛,特邀湖南大学童调生教授作题为“论国学中的科学文化”的报告。党委副书记宁立伟主持论坛。全校师生400余人到场聆听。

童教授年逾八旬,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资深专家,培养了许多学术造诣深、成就卓然的硕士、博士。退休后,致力于人文、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研究,并为众多学生解析科学、艺术与创新之美。

讲座中,童教授结合自己长期研究与观察,从“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学习创新文化”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创新思维”三方面对科学、国学和创新之间的互融互通关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一幅童教授自己创作的国画《秦始皇派船远洋航行》和一幅油画《郑和下西洋》让同学们震撼,洒脱的写意、鲜明的色调让同学们眼前一亮。从两图切入,童教授阐述我国古代就有博大精深的海洋文明,当然也有实实在在的自然科学,“不能用政治服务对象来否定中国古代科学,因为衡量科学的标准是是否反映自然规律。”

童教授继续引用自己发表的文章《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和《中国古代天文学不是伪科学》引起的学术争议的案例,说明目前仍有违背自然规律的伪科学、反科学的论述,而大众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科学思想挖掘不够,这既有五四时期否定传统的历史原因,也有大众被误导的影响。

而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中的创新思维,童教授以自己于1970’末做“多功能测功机”科研创新实验中首先发现同步发电机在测功系统并解决电机过渡过程和初始值问题为例,阐明创新的核心是“怀疑—批判—创新”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他还援引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对屈原《天问》的评价,分析《天问》中隐含的对现代科学问题的思考,并以《九章算术》、祖冲之的圆周率等为例阐述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天文、物理科学领域的成就对世界的影响,从而反驳了“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的观点,提出应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中学习创新思维。

宁立伟在总结中指出,童教授不仅是一位工程控制领域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国学功底深厚的专家。报告博古论今、旁征博引,内容丰富,用了大量的实例论述了中国古代不光有科学,而且成就非凡;童教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同学们,科学精神就是学会批判思维,同学们要大胆想象、大胆假设,并不断思考,不断训练科学能力,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创新。

 

分享到:  

最新新闻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微信公众号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best·365(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

湘公网安备